白色型的紫花堇菜

不專業分類學 4— 堇菜(Viola)

SHU-I LIN
9 min readApr 18, 2020

--

堇菜屬的小花是一群可愛,卻也令人頭疼的植物,不僅屬下種類繁多,種間的變異又很小,就算是行家也需要多觀察幾番。但它可愛的花形與構造卻是令人驚艷!

由於網路上沒有公開的堇菜屬分類論文(研究堇菜屬分類的是王震哲教授),因此以下的內容是參考維管束植物簡誌中的堇菜屬檢索表。盤點一下辨認堇菜可以留意的特徵為葉柄有無具翼有無匍匐莖基部中央花瓣大小與先端距長短花瓣被毛狀態、托葉與葉柄合生狀態 6 項。

台灣堇菜(譚亦欣 攝)

一、堇菜基本資料:

堇菜被歸類為堇菜科(Violaceae)堇菜屬(Viburnum),維管束植物簡誌將之處理為 12 種、 4 變種及 1 亞種,而後又有人發表變種雪山堇菜,再加上新紀錄種與馴化種各一,目前共有 20 種。依據簡誌的描述,堇菜屬的植物為:

「葉具柄,近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鋸齒緣或圓齒緣;托葉與葉柄分離或合生。花梗具2苞片;萼基部具附屬物。」

以下為堇菜屬的植物列表,分類學家又把台灣產堇菜分成 7 群:

一、合生托葉群:

  1. 短毛堇菜(V. confusa,以下簡稱短毛)
  2. 小堇菜(V. inconspicua subsp. nagasakiensis,以下簡稱小堇)
  3. 紫花地丁(V. mandshurica
  4. 箭葉堇菜(V. betonicifolia,以下簡稱箭葉)

二、蔓莖群:

  1. 茶匙黃(V. diffusa
  2. 心葉茶匙黃(V. tenuis,以下簡稱心葉茶)
  3. 台北堇菜(V. nagasawai var. nagasawai,以下簡稱台北)
  4. 普萊氏堇菜(V. nagasawai var. pricei,以下簡稱普萊氏)

三、斜柱頭群:

  1. 尖山堇菜(V. senzanensis,以下簡稱尖山)

四、匍匐莖群:

  1. 喜岩堇菜(V. adenothrix,以下簡稱喜岩)
  2. 雪山堇菜(V. adenothrix var. tsugitakaensis,以下簡稱雪山)

五、鳥嘴柱頭群:

  1. 紫花堇菜(V. grypoceras,以下簡稱紫花)
  2. 新竹堇菜(V. shichikuensis,以下簡稱新竹)
  3. 翠峰堇菜(V. obtusa var. tsuifengensis,以下簡稱翠峰)
  4. 台灣堇菜(V. formosana,以下簡稱台灣)
  5. 川上氏堇菜(V. formosana var. stenopetala,以下簡稱川上氏)

六、雙緣柱頭群:

  1. 如意草(V. arcuata,以下簡稱如意)

七、二裂花柱群:

  1. 雙黃花堇菜(V. biflora,以下簡稱雙黃花)

八、未知(其實是筆者沒有查……):

  1. 廣東堇菜(V. kwangtungensis,是新紀錄種,以下簡稱廣東)
  2. 野生堇菜(V. arvensis,是歐洲馴化種,以下簡稱野生)

二、堇菜屬辨認特徵:

比起前面提到的 3 個類群,要辨認出堇菜實在是簡單多了,如蝴蝶展翅的小花(儘管它們是 5 枚花瓣),停棲在鉤狀的花柄,最後再加上花朵後邊的短距(spur),這就是堇菜屬的花。

而它們的葉子則通常是心形或是箭形,並且葉緣有很淺的鈍鋸齒。這樣的輪廓讓有些堇菜的葉子很像小小的叢生姑婆芋葉,有些則像是愛心。

如蝴蝶展翅的花瓣、明顯的距以及像是姑婆芋的葉片。左圖是廣東堇菜,中右兩圖是小堇菜

三、堇菜屬內辨認特徵:

堇菜屬真的是一群難以辨認的植物,除了雙黃花堇菜的顯眼黃花外,要能夠分辨其他堇菜的最好辦法,還是多多累積野外經驗,了解每一種物種的可能變異。除了基本的葉形、花的大小顏色等特徵以外,你還可以特別注意底下的 6 項特徵,其中的特徵是最需要特別注意的:

雙黃花堇菜,在台灣僅分布於極高的海拔,也是台灣唯一黃花的堇菜(魏碩 攝)
  • 基部中央花瓣
    a. 大小
    堇菜花屬於兩側對稱,基部中央花瓣指的是花朵對稱軸上的那片花瓣,它的形態是辨認堇菜的重要特徵。
    (1) 基部中央花瓣 << 其它花瓣茶匙黃、心葉茶、台北、普萊氏、喜岩、雪山、新竹、廣東(共 8 種,但新竹有時會等長)
    (2) 基部中央花瓣 ≥ 其它花瓣雙黃花、尖山、紫花地丁、短毛、箭葉、小堇、如意、台灣、川上氏、紫花、翠峰、野生(共 12 種)

    b. 先端形狀
    (1) 先端平 or 凹尖山、紫花地丁、短毛、箭葉、小堇、如意、喜岩、雪山、台灣、川上氏(共 10 種)
    (2) 先端凸雙黃花、尖山、茶匙黃、心葉茶、台北、普萊氏、新竹、紫花、翠峰、廣東、野生(共 11 種)
    * 尖山似乎兩種型態都有。
左圖為基部中央花瓣 大 且先端 凹 的台灣堇菜,右圖為基部中央花瓣 小 且先端 凸 的新竹堇菜(左圖 譚亦欣 攝)
  • 花瓣被毛狀態:
    側瓣的被毛狀態同樣是辨認種類的觀察重點,但卻很容易被忽略。
    (1) 側瓣有毛:尖山、紫花地丁、短毛、箭葉、小堇、茶匙黃、心葉茶、普萊氏、如意、喜岩、新竹、野生(共 12 種)
    (2) 側瓣無毛:雙黃花、尖山、小堇、台北、台灣、川上氏、紫花、翠峰、廣東(共 10 種)
    * 箭葉的 4 枚側瓣都具毛,其它是 2 枚。
    * 尖山、小堇同時具有毛與無毛的形態。
基部中央花瓣形狀與側瓣被毛狀態特徵的整理表
側瓣有毛的喜岩堇菜,可與雪山堇菜做區分(不過此植株的基部中央花瓣並沒有明顯小於側瓣)
  • 距長短
    距(spur)是堇菜科非常特別的構造,同時亦可作為判斷物種的依據,例如合生托葉群中,短毛與紫花地丁的距長度明顯長於其它兩者(箭葉、小堇)。
    以下表格列出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有描述的堇菜植物距長短:
堇菜屬距長度列表
不同形態的距。左為台灣堇菜,右為新竹堇菜
同是合生托業群的小堇菜與紫花地丁可以用距的長短分辨。左為紫花地丁,右為小堇菜
  • 葉柄是否具翼
    花看完之後,其實也差不多要分類完成了,如果想要更確定分類的話,就可以進一步看到它們的莖與葉片。翼(wing)指的是葉片有沿著葉柄往下延伸的構造,在葉柄橫切面中,就像是葉柄的翅膀。在堇菜屬中,僅有斜柱頭群、合生托葉群與蔓莖群具有翼。
    (1) 具翼尖山、紫花地丁、短毛、箭葉、小堇、茶匙黃、心葉茶、台北、普萊氏(共 9 種)
    其中,尖山的翼相較其它堇菜來說,並不是非常明顯。
    (2) 不具翼其它
葉柄具翼的小堇菜(左)與紫花地丁(右)
  • 是否具有走莖
    如果堇菜不具走莖,植株會聚集成一坨,葉子則從中心處放射出來(稱作蓮座狀);具有走莖的堇菜植株則會零亂地長在小小的空間裡。
    (1) 不具走莖尖山、紫花地丁、短毛、箭葉、小堇
    (2) 具走莖其它
    當中比較特別的是,茶匙黃 與 心葉茶匙黃 會突然出現幾枝很長的莖,並在莖頂處重新長出蓮座狀的植株。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植株來不及長大或是走莖被拔除時,還是有可能呈現蓮座狀。
左圖為不具走莖的箭葉堇菜,右圖為具有走莖的廣東堇菜(譚亦欣、張智翔 攝)
  • 托葉與葉柄合生狀態
    這項特徵是用於區分不具走莖的類群,可以將尖山與合生托葉群的 4 個物種做區分,至於其它堇菜的托葉形態,筆者就沒有多做研究了。
    (1) 托葉不到 2/3 與葉柄合生:尖山
    (2) 托葉超過 3/4 與葉柄合生:紫花地丁、短毛、箭葉、小堇
托葉超過 3/4 與葉柄合生的合生托葉群,左為小堇菜,中為紫花地丁;右圖是托葉沒有與葉柄合生的新竹堇菜
  • 其它:
    (1) 合生托葉群中,雖然紫花地丁與短毛的距都頗長,但紫花地丁大多分佈於中海拔,短毛則分佈於低海拔;另外,紫花地丁的根為暗褐色,不同於其他三者(短毛、箭葉、小堇)
    (2) 台灣與川上氏的差別只在葉形,台灣為圓心形,川上氏為三角心形。
    (3) 翠峰相對於紫花比較少見但形態極為相似,差別在於翠峰葉較為狹長,長寬比通常大於 1 ,而紫花則常常在 1 左右。
    (4) 心葉茶匙黃萼片葉緣的流蘇狀緣毛是很好的辨認特徵!

四、後記:

儘管已經列出這些可以觀察的特徵,但堇菜們的變異不小,因此在對完上述的特徵,列出最可能的幾個物種後,還是得親自比對植物照片與特徵描述後,才能決定物種。而上述的整理好不好用、正不正確還請各位嘗試看看了!至少上述特徵可以成功辨認出 3 年前在思源啞口拍到的堇菜照片。

本來已經寫好金絲桃屬的分類特徵整理,但因為苦缺照片,只好延後發佈了,就請大家再等等了。

五、參考資料:

  1. 洪梓容(2013)。台灣產堇菜屬多倍體物種演化與起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2. 呂長澤、洪裕榮、陳志雄(2019)。台灣堇菜科的新紀錄種 — 廣東堇菜。台灣林業科學34(2):135–42。
  3.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4. 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四卷

--

--

Responses (2)